常态化提升医护人员肝脏疾病诊疗业务水平,筑牢临床服务专业基础,10月22日下午,湖北大学医院按年度定期培训计划,在三楼会议室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开展专题学习。本次培训由医院洪文副主任医师主讲,聚焦《从指南看慢性乙肝治疗》,临床、护理及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全员参会,旨在通过精准解读最新诊疗指南,切实提升团队对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性乙肝”)的规范处置能力。

培训中,洪文副主任医师结合临床实例与权威数据,系统梳理慢性乙肝防治核心要点。我国84%的肝细胞癌由乙肝病毒(HBV)引发,目前仍有7500万慢性HBV感染者,但疾病诊断率仅22%、治疗率仅15%,规范诊疗需求迫切。
围绕《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洪文医生重点拆解三大实操内容:一是治疗人群大幅扩容,30岁以上或有肝癌家族史的HBV阳性者、肝纤维化≥F2期患者等均建议启动抗病毒治疗,覆盖比例达94%;二是一线用药方案明确,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经国家集采后价格降至全球最低,兼顾疗效与长期用药经济性;三是锚定“临床治愈”目标,表面抗原<1500IU/ml的优势人群联合干扰素治疗,可降低肝硬化、肝癌发生风险超70%。“治疗核心目标为“最大限度抑制病毒,延缓肝硬化/肝癌,追求临床治愈”;一线药物分两类,核苷(酸)类似物(NAs)推荐恩替卡韦(ETV,空腹服用、价低副作用小)、替诺福韦(TDF/TAF,耐药率低,TAF对肾/骨损伤最小,适配备孕者)、艾米替诺福韦(国产新药,肾毒性弱),干扰素适用于(年轻、转氨酶轻度升高者),疗程48-96周。同时明确治疗人群按2022版指南扩容至94%:HBV DNA阳性者,无论ALT高低,只要满足“年龄>30岁、有肝病史家族史、肝弹性≥F2期、合并肝外表现”任一条件,或确诊肝硬化(代偿/失代偿期),均需启动治疗;“临床治愈”标准为HBsAg阴转、HBV DNA测不出、肝功能正常。洪医生在讲解中强调,需警惕“低病毒血症”(HBV DNA 20-2000IU/ml),需换药/联合用药;所有患者每半年完成复查,同时,他还针对母婴传播阻断、低病毒血症应对,以及每半年需查肝脏超声、甲胎蛋白等定期复查要点,结合临床场景详细说明。
参会医护人员会后围绕特殊人群(孕妇、肾病患者)用药、指南细节等积极提问交流。此次定期培训紧扣临床业务需求,切实填补了医护人员在慢性乙肝最新诊疗规范上的认知与实操缺口,进一步夯实医院诊疗服务能力,为守护师生及周边居民肝脏健康提供更扎实的专业保障。(撰稿人:刘雯晶 审稿人: 颜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