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医疗改革指导意见出台了,大家很关心的是自己能够在新方案下得到多少实惠,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作为卫生官员要考虑的是如何配合中央建筑好医疗保障这栋房子。下面,我再次谈谈房子的建设。
最近我在媒体谈论我的一种观点:中央政府已经为构建了房子的栋梁,至于房子里有什么内容,为百姓提供什么样的医疗保障,取决于当地政府的执政理念和财力。有了正确的执政理念而没有财力支撑,再好的理念也是空中楼阁。有财力,而不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再多的财力也不能为百姓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也不能使百姓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这个房子是什么样的呢?我从一下的几个方面为大家解读,这之时粗浅的解读。
四梁: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险体系和药品制造与分发体系;
八柱:管理、操作、投资、定价、监督、人力资源、信息和立法。
这个“医改房子”计划在2020年全面建成。我们将医疗改革的设想当作是间“房子”是非常恰当的,医疗保障正是人民生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社会保护伞,这个保护伞需要政府来搭建。建立这个“房子”正是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
这个“房子”的重要性在哪里呢?民生问题是当前经济腾飞的中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医疗卫生政策是一项社会政策,有人说是“庇护所”,有人说是“减震器”,更有说这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器”。按照我们国人对社会政策认识程度,我们只能把医疗卫生政策当作是“庇护所”和“减震器”,即使是这样,医疗卫生事业是民生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房子”是否挡雨避寒,是否与之共渡难关,能否避免出现“一病回到解放前”的悲惨局面,这就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富强。
如何建造好这房子呢?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房子有多大?梁和柱用什么材料建?能承受多大的风雨?门槛有多高?谁可以进来?谁来守门、谁来维护?还有,我们能为人民群众提供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房子,毛胚房还是公寓,还是别墅。是否可以经受风雨。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解决“八条柱子”如何才能支撑这四条"大梁"。
医疗改革近几年来在讨论和试点中兜兜转转,一时说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办医疗,但有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一时说探讨产权改革,一时又说产权改革不是下一步城市医疗改革的核心内容;一时说政府主导加大对医院的投入,而转身却说医疗改革峰回路转来一个U型180度大转弯,市场派占了上风。
“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赢利与非赢利分开”是今后医疗体制改革的四大方向,这是我们的医疗改革的大方向。而这四大方向什么时候完全到达呢?怎么去执行好和掌握好呢?确实很考人。要掌握好,可能要解决以下的几个问题:
首先,正确处理政府主管部门与医疗机构关系的变化。主管卫生医疗的政府部门既是管理者,也是所有权的代表。政府要主导就要管理好不缺位,如何看这个“办”呢?不出钱可以办吗?出了钱叫不办吗?所以这就要严格区分管理职能和产权职能。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行政职能,与作为所有者代表的产权职能,必须彻底分开,并要以不同的方式来行使。
其次,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股份制改造中,要严格对医院的资产进行产权界定、资产评估,划分股权,并合理地处置剩余资产,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资产的产权代表应正确行使股东的权利,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真正实现通过改制达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目的。
第三,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院实行分类管理,分为营利和非营利医院两大类。因此在医院产权制度的改革中,不能完全照搬企业的改革模式,要考虑医院的特殊性质,将医院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医院的分类管理结合起来。摸索医院改革的新路。
提供可普遍享受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又是医疗改革两个重要体系,也需要坚持的“柱子”来支撑。
中国人口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医疗卫生资源只有世界的2%。中国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80%集中在城市,其中的2/3又集中在大医院,农村和城市社区面临缺医少药的局面。政府应首先确保公共卫生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发展,政府投入要集中用于保障公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并要为农民提供一个能够普遍享受的医疗机制。 只解决大病问题不是我们的方针,也不符合我们方案中一处的要求的“预防为主”的执政理念。让我们支持一下相关部门,尽快将“房子”建好!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